在剛剛舉行不久的進博會上,汽車展區是一處亮眼的存在。而新能源成了汽車展區的重中之重。從轎車,到主流級別SUV,再到“爬山涉水”的越野車,乃至高性能賽車或商用重卡,都不乏新能源產品的身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如何更好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除了在技術上不斷進步,更需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和部署。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兑巹潯分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有以下重大變化。
第一,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愿景”方面,《規劃》提出了兩個重要指標: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以及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第二,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臨近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發展。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停車充電一體化服務設施,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
第三,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總之,《規劃》從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務,主要亮點可以歸納成“四個新”。
一是順應新形勢。當前,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使產品的形態、交通出行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趨勢由電動化為主拓展到了網聯化和智能化。
二是適應新要求。進一步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政府要更好地發揮在完善標準法規、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明確發展的新方向。提出了“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的新目標,以及“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遠期目標。
四是提出了發展新路徑。《規劃》延續并深化了“三縱三橫”研發布局(“三縱”就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是指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逐步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等瓶頸,提升基礎關鍵技術、先進基礎工藝、基礎核心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等研發能力。
總的來看,自2012年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此同時,行業也面臨著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后、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問題。在此背景下,《規劃》的發布也為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闡明發展方向,不僅對產業目標提出了更加務實的要求,而且更是從供應鏈、積分政策、基礎建設、產業生態等各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有望推進新能源汽車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