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商務部服貿司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發布了《中國服務進口報告2020》,系統地闡釋了近年來中國服務進口的情況并對接下來的服貿工作進行了展望。面向未來,我國服務貿易政策將有哪些新趨勢、新動向、新舉措?一起來看看吧!
趨勢一:深化服務貿易領域改革和開放
首先,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臺建設。其次,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積極準動減少跨境服務貿易項下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三種模式的準入限制。
再次,推動放寬旅行、醫療、教育、法律、科技服務、文化、金融以及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對境外服務提供者及其服務限制,引入競爭、激發潛能,推動相關領域跨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
趨勢二:降低外資在服務業領域的市場準入限制
首先,加快信息技術服務、科學技術服務、數字服務、醫療、教育、文化和娛樂業等領域對外開放;
其次,有序放寬增值電信業務、商務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激發現代服務業發展活力;
再次,鼓勵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文化、數字服務、中醫藥等領域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發展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趨勢三:繼續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
《報告》稱,盡管疫情給中國經濟造成暫時性影響,但中國服務進口的長期目標沒有變。
《報告》顯示,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服務將超過10萬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中國服務進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服務進口規模累計有望達2.5萬億美元,占全球比重將超過10%。其中,旅行進口有望突破1萬億美元;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其他商業服務等數字服務進口累計將超過1.3萬億美元。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服務廣泛應用,對促進各國經濟穩定、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放眼未來,服務業開放合作正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未來,中國服務貿易的需求越來越大,更將繼續擴大服務領域對外開放,進口更多優質服務,同時積極擴大服務出口,推動中國的優質服務走出去,提升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