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很多人都會唱,但大多數人并不了解它的創作背景。其實,《大刀進行曲》早在1937年7月就已面世,歌曲描繪的,是第29軍“大刀隊”的長城抗戰。
1937年7月7日,日軍蓄意挑起七七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一時間,盧溝橋畔狼煙四起。國共兩黨對日本的侵略迅速作出反應,表明了堅決抗戰的態度。軍長宋哲元所率領的第29軍堅守宛平城,不為困難所屈服,譜寫了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
這本《盧溝橋抗戰》,正歌頌了這群29軍官兵。軍中的張自忠、趙登禹、佟麟閣、何基灃等,都是響當當的抗日名將。
佟麟閣將軍是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軍長。1937年7月28日,佟麟閣率部死戰,在撤退時被一塊彈片擊中頭部,年僅45歲的他壯烈殉國。
就在同一天,132師師長趙登禹也在槍林彈雨中,以慷慨赴死的勇氣、血戰到底的決心,獻身于偉大的抗日戰爭洪流。
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將南溝沿、北溝沿分別改名為佟麟閣路、趙登禹路,以示紀念。
“軍人抗戰有死無生,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眹y之時,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在偉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共地下黨員、進步學生、愛國人士及廣大民眾積極支持盧溝橋抗戰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喚醒了東方的睡獅。
歲月滄桑,轉瞬間,盧溝橋事變已83周年,那悲壯的歷史一頁,早已寫入中華民族光榮的御敵史。
作者劉俊杰的父親曾是29軍老戰士。自幼他就聽父親和村里的許多鄉親講29軍抗戰的故事,寫就了《盧溝橋抗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讓我們跟隨作者的筆觸,一起走進83年前的歷史風云之中,通過了解盧溝橋抗戰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
(來源:中國政策研究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