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梳理已取得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當前面臨的新的風險挑戰。周期性存量風險仍在“水落石出”,增量風險呈現快速積累態勢,防范處置風險任務依然十分艱巨。特別是今年,國內疫情造成的損失必然會反映到金融風險上,國外疫情蔓延和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加大,有可能形成內外風險交叉感染和疊加共振。
那么,今后該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提出“三個既要、三個也要”,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論: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笔录?;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首先,我們要重點防什么?那就是要重點防范“黑天鵝”和“灰犀?!眱深愶L險。前者是指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發的重大破壞性事件。后者是指早已出現征兆但由于馬虎大意或有意無意的耽擱而逐漸釀成的重大破壞性突發事件。就像人一樣,總是對小病小災不重視,習以為常小病釀成不可救藥的大病。這就像灰犀牛一樣,覺得它很笨拙、反應慢,但一旦受到它的襲擊就是致命的,所以對它更要格外小心。
其次,要“防患于未然”,既要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又要注意“下先手棋”,提前謀劃、提前演練、提前準備好應對之策。要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主動加強協調配合,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都要繃緊“防范重大風險”這根弦,積極預防,留有預案。
其三,要有化險為夷、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高招”。這個“高招”就是在重大風險未形成之前,就要善于發現問題,先治小病。防患于未然,最根本的是加強科學的體制機制建設,增強對風險的抵抗力,要打有準備之戰。對于任何可能誘發風險的苗頭性問題,各級黨組織以及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防微杜漸,用底線思維來干事創業,時刻保持警醒,一時一刻不放松,一絲一毫不馬虎。同時要不斷提升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本領,加強學習,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