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曾說“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笨梢?,脫貧致富很重要,防止貧困群眾返貧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大問題。那么如何去做?我們一起來看看。
防止返貧致貧,首先必須把存在返貧致貧風險隱患的人口找出來,建立監測識別機制,而且要動態管理。
把監測對象找出來后,要深入分析評估,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脫貧人口有返貧風險?有的是因病致貧,“一人生病、全家返貧”,有的是因災返貧,今年還要特別關注疫情引起的返貧致貧風險,關注疫情導致無工可務、無業可就的貧困勞動力和產品滯銷的特色種養戶。
明確原因后,要提前幫助易返貧致貧的群眾,不能等他們真正掉入貧困后再補救。要“一村一策”“一戶一策”有針對性地分類施策、精準幫扶。比如,對能發展產業或是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要加強技能培訓。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要落實好低保、特困救助等措施。
一旦農戶出現返貧致貧,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及時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確保返貧致貧人口“救助有門、受助及時”。但注意,兜底是針對返貧致貧人口的特殊“底線手段”,決不能搞“一兜了之”“政策養懶漢”,在農戶渡過難關后,還要支持他們依靠發展產業、務工就業來實現穩定脫貧。
最后,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過渡期內,好的政策不能停,同時還要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發展產業,從根本上降低返貧致貧風險。
(來源:中國政策研究網)
責任編輯: